绿蘩悲水曲

但行善事,莫問前程

季汉政治十期·第一期·关于季汉亡国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对益州士族的打压。

一直想写的季汉政局,一是为季汉政治正名,而也是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罢?因为谈论季汉政治似乎主要就是诸葛丞相的执政,所以姑且打上这个tag,应该不至于唐突罢。

茱茰別秌子:

鉴于坊间对季汉政治似是多有热议,于是乎季汉丞相府决定组织一档正经地季汉政治格局专访栏目(大写加粗),注意注意,相府的专访是非常正经的~而受访的三位季汉执政,两位供职于季汉丞相府,一位供职于季汉朝堂,相信无论对相府还是朝堂都有着足够的话语权^_^

三位受访人将会对季汉的政治格局做一些解读,也会对于坊间流行的许多说法给出一些见解。

另外,除了三位受访人以外,很多活跃于季汉政坛上的人物也会作为客场嘉宾出席本次专访;昭烈皇帝刘备以及丞相诸葛亮则会作为特邀嘉宾为专访补充历史细节。

毕竟如此正经的季汉政治格局专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难免会有一些枯燥,所以相府诸君经过一番商讨,决定由能够同时手谈陪客处理军国大事而三不误的费敬侯担任主持人,敬候幽默诙谐,最擅长活跃气氛了~ 

费祎:不敢不敢,且不论在堂诸君都是何等人物,单单休昭在场,就不必以谥号尊称费某了;何况谈吐诙谐一说,张君更是青史留名,又何必敷衍费某此等弱才?

诸葛亮:难得文伟如此自谦,竟与公琰几分相似。

刘备(迷之微笑):孔明啊,文伟便当了都近两千年了,休昭有足够的时间调教好他。

费祎:别别别、陛下您饶了祎罢。作为主持人我还有正经事要做,首先就是名单整理如下:

受访人:张裔、蒋琬、董允

主持人:费祎

特邀嘉宾:刘备、诸葛亮

客场嘉宾:季汉众官员


期前题:出场嘉宾自我介绍。

张裔:诸君有礼了,在下张裔,字君嗣;自建兴元年至八年一直供职于丞相府,官至留府长史。

费祎:啊哈哈,张君您介绍得太简单了啦!毕竟您流布青史的声名远不及公琰、休昭显赫,所以还是再做一点补充好了。

张裔:并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

杨洪:没有吗?你蜀郡张氏,冠冕甲族不值一提吗?你明经出身,孝廉出仕不值一提吗?

张裔:啊,季休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想到了一点、很奇怪,就是人们总会以为我很老。

张裔(看向费祎):文伟,裔看起来很显老吗?

费祎(后退几步):不、不敢、张君颜若桃李,面如冠玉。

张裔:他们还总以为我死的时候有六十五岁。

费祎:可能是张君的那句“五十八以前父母之年也,自此以后大王之赐也”太出名了罢。

张裔:可那句话并不是代表我那年五十八岁啊,那句话是因为赵直说过我天年不过五十八岁。

赵直:是的,然后你就连四十八岁都没有活到。

张裔:这个、天命之年虽然五十有八,但蹈义而死,亦可谓之正命嘛。

蒋琬:张君蹈义而死么……那琬只能为了自己所要履行的道义而选择活下去。

费祎:公琰、啊!对了!公琰就是季汉第二位举足轻重的执政啦~来,公琰介绍一下自己。

蒋琬:嗯。蒋某名琬,字公琰,干国之重,社稷之器,大家都熟悉的,就不再赘言了。

费祎:这话仿佛是在说“不知道孤名讳只能怪你们这群P民太无知”,哈哈,公琰真是一如既往的切开黑啊~

董允:装、继续装。世人皆知“蒋琬之后,尚有费祎”,文伟你别装得好像自己未曾掌国。

费祎:我?我这不是多亏了有休昭你吗?所以休昭你也多介绍一下自己嘛~

董允:你替我介绍了不就行了?

费祎:好的好的,休昭你开心就好。咳咳,董允,字休昭,与丞相、公琰、我并举为“季汉四相”。似乎有些人怀疑休昭是如何入选季汉四相的,关于这点我只能说,质疑休昭,就是在质疑整个后诸葛时代。

诸葛亮:此话不假,公琰之后,尚有文伟;休昭不幸,则当真是内朝荒凉,阉庶乱政。

姜维:先生是说黄皓罢?维一早就想把他给砍了,若是当年休昭的威压在,哪里轮得到他出来做祸?


第一期:关于季汉亡国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对益州士族的打压。

费祎:这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大意是从不同地域势力集团矛盾的角度分析季汉政治格局。

诸葛亮:从而得出“面对我与主公的打压,益州士人仇视季汉,制造舆论,造谣惑众,为季汉的衰落灭亡大肆活动”这种说法。

费祎:诶?诶诶?丞相您也听闻过这种说法吗?

诸葛亮(笑):当然啦,毕竟我就是打压益州士人的元凶嘛。

诸葛亮:不知道这些年君嗣被亮打压得如何呢?

张裔:额、好吧,这种问题果然还是要从我开始。

费祎:毕竟按照那种划分方式,张君就是最典型的“受到了残酷打压的益州集团”嘛~

张裔:呵、我本人的话,建兴五年至八年任职留府长史的时候,季汉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季汉丞相府的。而当时丞相由于常年在外,所以相府的最高裁决权是一直都掌握在我的手上,甚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理所当然地以为丞相百年之后朝政必然由我把持。

张裔:当然丞相未必真的是这个意思,况且出了一些小状况,我意外地早早离世了;不过所谓的“残酷打压”,我个人倒是没有什么实感,也就没有办法提供什么证据以及支撑了。

费祎:不过川蜀士人供职于朝堂之上者也还有很多,让我们接下来参考一下杨府的经历。

杨洪:因为我的传记本就在君嗣后面,所以刚好就接了君嗣这个话头。

杨洪:我是杨洪,字季休,蜀人,也是典型的益州籍士人,后世对我印象较为深刻地大概就是当年汉中之战的时候丞相问我发兵之事,我回答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张裔:然后杨季休他就从一介郡吏,直接接替了法正任职蜀郡太守。

费祎:那杨府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职权吗?

杨洪:呵,文伟你都叫我杨府了,就别掉别人胃口了。我一直是两千石郡太守的官阶,君嗣是丞相府的一府之君,而我是太守府的府君,虽然权势不比君嗣,但在地方官中也算是首屈一指了,而且我常年任职蜀郡太守,相当于现在京师首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诸葛亮:君嗣和季休算是益州籍分别在相府与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了,朝堂之上的九卿也有近半数都益州籍的。

刘备:是啊,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这职权都算得上是一等一了,孔明你真是……

费祎:啊哈哈哈哈,丞相对张君那是盛世隆宠没话说,至于杨府,当然不能不提当年亦是被丞相破格提拔的何君肃啦!

诸葛亮:君肃原是季休的郡吏,因为能力出众,被亮直接提拔为成都令,随后继续升迁,就任了三郡太守。

何袛:丞相怎么不说我因为玩忽职守被您问罪,幸而对答如流才被器重的这件事呢?当时魂都要吓散了,本以为小命不保,却被直接提拔为成都令了,官阶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罢?再加上后来又屡迁二千石太守,也就几年间的事,从杨府君的郡吏变成了平起平坐的一府之君,再见杨府君都是满满违和感。

何袛:我也是益州籍的,除了我这种微末之辈,才倾季汉的秦学士也是益州籍的!

诸葛亮:君肃是指子敕罢,文藻壮美,机辩敏捷,子敕确实令人见之难忘。

刘备:就是当年劝我不要东征伐吴,被我下狱幽闭的家伙?

诸葛亮:是、是,还是亮花钱把他赎出来的。

刘备:那家伙万言文章写得如行云流水,真是让人越看越气,气不过就想把他下狱。

诸葛亮(笑):这很真实。

费祎:嗯,既是秦学士的作风,也是陛下干得出来的事情。

秦宓:你们怎么都拿我打趣?你们怎么不提提当年我问答如响的“天子姓刘,天必姓刘”。

诸葛亮:是了,大家都严肃点,子敕一时才士,自是清高。

费祎:对对对,秦学士当年江畔对答,字字铿锵,言犹在耳。

张裔: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文者子敕,武者子均”。

费祎:张君所说的“文者子敕,武者子均”是建兴年间流传甚广的说法,意旨当年在仕的益州籍士人中,文才当以秦宓为首,而武将则以王平当先。

王平:在下王平,字子均,字识的不多,不过战绩还可以。

诸葛亮:子均真是过谦了,当年他随幼常街亭一役,有规谏之功,且战败后犹能鸣鼓自持,使魏军以为有伏兵,将才可见一斑。

刘备:我记得他是汉中一战中的降将,本以为他会顾虑贰臣的声名,见了人之后才觉得是自己多虑了。

诸葛亮:子均是严整,才不暇有那些闲思。

王平(脸红):丞相过誉了。

诸葛亮:过犹不及呵,子均,亮自知出言还是比较谨慎的,不至于有如此夸大;是你太过谦逊了,甚至常常妄自菲薄。

王平:丞相所言极是,平受教。

费祎:王将军总是这样自谦乃至于自轻,不过战绩却相当显赫;自建兴乃至公琰和祎掌国的时代,但凡王将军领兵,都是令人安心的。

蒋琬:琬领大将军住沔阳的时候,亦是托王将军领前护军,署府事。

费祎:这个我也有印象,御敌北境,咸着名迹。

王平:没有没有,蒋大人费大人真是谬赞,平的那点功绩,与德信当年镇守南疆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

马忠:子均你又这样!邓芝牵制东吴、王平御敌北境、马忠镇守南疆,素来都是如此说,你怎就不能与我们并提了?

王平:啊,好吧,德信你识字多,你说得都对。

刘备:德信来了?来来来,备当年就看中你,本来还在为失去黄权感到惋惜的时候,见了你就不感到那么惋惜了。

刘巴:陛下是说“虽亡黄权,复得狐笃”吗?

诸葛亮:德信就是世上不缺乏贤才的证明。

马忠:咳咳,大家都说了这么多了,我也就不好意思在赘言什么了。某姓马名忠,原名狐笃,也是益州籍的将军,在南边似乎蛮有威望的。

费祎:是相当了不起,这些年南边不出岔子,全赖马将军一人呵!而且南人为马将军立的庙祀,迄今犹在呢。

马忠:也没有那么了不起,益州籍的大将,除却我与子均,也还有张翼张伯恭、李恢李德昂、张嶷张伯岐等人,功业都未必在我二人之下。

王平:对的对的!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多了解一下他们。

陈寿:看到在堂的各位都是巨巨,吓得我瑟瑟发抖,不过也请我这个写史的人稍微做一点补充:

《蜀书》人臣立传者除却诸葛丞相,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庞统、法正、许靖、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秦宓、董和、刘巴、马良、陈震、董允、吕乂、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霍峻、王连、向朗、张裔杨洪费诗杜微周群杜琼、许慈、孟光、来敏、尹默李譔谯周、郤正、黄权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蒋琬、费祎、姜维、邓芝、张翼、宗预、杨戏共54人,其中益州籍士人占19人,相当于总数的1/3。

费祎:呐,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哇塞,名单里的基本上都是巨巨哇!

董允:文伟你也是巨巨。

陈寿(点头):嗯嗯,蒋费姜三人合传,是《蜀书》人臣传中仅次于诸葛丞相级别的传记了。

费祎:好吧,本来还想隐藏一下自己的属性的,这下全都暴露了。

董允:所以你还是别摸鱼了,看看数据才是正经事。

费祎:嗯,如果硬要套上所谓的三集团说法,那么益州籍士人占总人数的1/3,似乎并不能体现出数量上的劣势。

陈寿:嗯,其实…从总数上看也不太合理。

费祎:怎么说?

陈寿:因为有很多人物都活跃在政权建立之前;诶诶,那个敬候大人,就比如凤雏先生庞士元,他很早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先主还没有入主益州。所以庞先生的去世时间是比我们益州士人的出仕时间还要早的,这种情况下还要把他算进来以证明我们益州籍士人受到了打压,就显得很没道理。

王连:就像是把秦人和汉人算在一起,通过秦朝人来限制打压汉朝人一样。

张裔:文仪,你怎么来了?

王连:见这小家伙解释得实在费劲,就帮个忙。

费祎:王大人依旧是老样子,逻辑清晰,毫不拖泥带水呵~

王连:文伟你除了会摸鱼,也就这俏皮话说得漂亮些。

张裔(笑):文仪当年听闻了文伟能够同时下棋陪客理政的时候,那可是相当不屑地说道:“一心三用,那无所用心有甚差别?”

诸葛亮(笑):也就文仪会这么说。

刘备(笑):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

董允(笑):世人都艳羡文伟天才过人,独独王大人以为那不过是纵了几分天资成日摸鱼罢了。

王连(轻哼):言笑晏晏,无所用心。

费祎(赔笑):是是、祎执政的时候,自然不比王大人当年理政。

诸葛亮:建兴初年的季汉政局,多赖文仪支撑。

王连:能得丞相信任,连就算肝脑涂地也甘之如饴。

张裔:历任丞相长史,谁不是疲倦欲死又在所不辞?

陈寿:建兴年间的丞相长史一职素来是国之重器,只是在其位者大都早早离世,所以知之甚少。

王连:哦?所以你想了解一下我们吗?

陈寿(背脊发凉):不、不敢不敢,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刘备:为什么陈会忽然瑟瑟发抖呢?让朕来解释一下,王连掊克,张裔狡黠,蒋琬切开全是黑,孔明的这些魔王属性全被他的长史继承下来了。

向朗:陛下似乎把我给忘了?

诸葛亮:呵、巨达,要你和那群人精共事,真是难为你了。

向朗:所以朗罢官之后悠游无事数十年,才当真轻快。

张裔:巨达你是轻快了,裔就夙夜在公疲倦欲死了。

王连:君嗣你是疲倦欲死,我才真的是早早就过劳死了

王连:不过陈刚才的说法确实也有一定道理,如果勉强从比重上考量的话,至少也应该从季汉建国后开始算。

张裔:文仪对数据总是精益求精。

陈寿(赶忙翻数据):好的,五十四人中能够活跃于季汉建国后的人物有:赵云、秦宓、陈震、董允、吕乂、李严、刘琰、魏延、杨仪、王连、向朗、张裔杨洪费诗杜微杜琼、许慈、孟光、来敏、尹默李譔谯周、郤正、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蒋琬、费祎、姜维、邓芝、张翼、宗预、杨戏共计35人,其中益州籍士人占16人,接近总数的1/2。

费祎:益州籍士人16人,外籍士人19人,虽说确实是外籍多一点,可在当时的世道下也不能算有什么异样。

王连:四川大学里面四川人也不到1/4。

张裔:季汉毕竟是一个国家,不是什么地方割据势力,单从数量上看……虽然裔就是益州籍的代表士人,但还是原谅裔并不能够看出益州籍有受到什么刻意的打压。

费祎:对了,听说还有一种总数59益州籍19人的说法,陈、你这份统计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陈寿:那个可能是把杨君做的《季汉辅臣赞》中我的补充也算进去了罢,不过那个里我写得很清楚只是补充,因为他们都失去了大量行事无法达到立传的标准。真正算得上立传的,至少要有头有尾地介绍完生平,传记最后还必须要有史评。

陈寿:而且就算按19/59来看,益州籍也在总人数中占据了1/3的比重,剔除掉未曾活跃于入蜀后的人物,益州籍也还是能占到将近1/2的比重。

王连:这种数据,似乎并不足以说明益州籍有受到刻意的打压。

费祎:嗯,即使硬是要用市面上流行的权力制衡的方式分析季汉政治格局,也没理由刻意打压益州籍,因为这样反而会导致权力的天平失衡。

诸葛亮:无所谓失不失衡,孤之掌国,有才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费祎:多谢曹魏嘉宾所做的补充。

刘备:2333333孔明的执政风格,向来如此强势。

费祎:而且丞相在陛下去世后真的是愈发强势,这种强势甚至衍生出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益州籍的士人即使出仕,丞相也会对他们的仕途进行十分严酷的限制。

陈寿:这种限制与打压体现在纵观《蜀书》立传者18人,无一人能进入季汉政权的最高决策机构,也无一人能够代表益州土著地主集团的利益说话。

王连:换个说法意思就是,季汉的益州籍士人即使出仕了也都是一群废物。

张裔:呵、呵呵。

众:噫!张君那散发着死亡气息的笑声!

费祎(试图缓和气氛):哎呀~王大人,您措辞不要这么犀利嘛~您看看张君这表情,怕是我们这些小辈都要被他拿来当箭靶子练骑射了QAQ

董允:文伟你真是不要命的。

蒋琬:这种时候居然敢接话头。

费祎(擦汗):没办法,专访总要继续下去嘛,可以看出来对于这种说法各位,巨巨肯定都是不屑于反驳的,所以就请作为后辈的文然来讲讲罢。

杨戏:某是杨戏,字文然,就是修《季汉辅臣赞》的人。我也是益州籍,曾经作为张君的下属任职丞相主簿,也曾作为蒋公的下属任职大将军府东曹;建兴年间还跟张君练习过射艺,所以后来也领过张君曾任的射声校尉一职。

费祎:文然很是仰慕张君的,爱屋及乌也最崇尚张君那个类型的执政,所以他……

蒋琬:对琬略有微词,乃至对姜将军有所轻忽,都是可以体谅的。

杨戏:蒋公对谁都可以体谅哈哈,当年是戏太过轻薄,一直为此感到抱歉呢。

蒋琬:文然不必为此心怀愧疚,丞相、张君、王大人……琬不及前人的,多着呢。

张裔:又乱说了,公琰从不比裔逊色,恰恰相反,你能做到许多裔无法做到的事情。

杨戏:蒋公、张君……其实除了张君,我们益州籍也有相当多了不起的人物呢!季汉的文士之首,秦宓秦大人就是益州籍的;杨洪杨府君也是经年为政一方,深得民望;名士更有何宗、杜微二位老先生德隆望尊……

蒋琬:庙堂之高,有王老、杜老等位列九卿。

费祎:边疆之重,有王子均受封镇北大将军,马德信受封镇南大将军。

董允:余者更有如姚伷李福入尚书仆射等等。

杨戏:蒋公、费公、董公?

蒋费董(笑):见你回忆得蛮辛苦,帮忙补充一下。

诸葛亮:大抵后世的小说与演义都有刻意弱化与忽略益州籍士人的存在,所以才会给人益州籍士人受到了打压的错觉。

张裔:很难想象,文仪与公琰刻意打压裔的情景。

刘备:可以可以,可以写成一篇阴谋论ooc同人文了。

蒋琬:别别别,陛下,大家都知道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张君,更别说打压什么的了。

张裔:啊?为什么?我从来不记仇的。

蒋琬:因为您有什么仇都是当场就报了啊。

向朗:而且王大人记仇啊。

费祎:他还只记别人得罪了张君您的仇。

诸葛亮(笑):似乎这些事情在当年都给各位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呢。

众:是的!丞相!到现在都有心理阴影!

刘备:君嗣啊,他的话……似乎可以有助于稍微洗清一点泼在朕身上的脏水了?

诸葛亮:主公啊,要论打压益州籍的话,其实人们更喜欢往亮身上泼脏水。

张裔(脸红):所以就让益州籍出身的裔来帮丞相洗白好了。

刘备:喂喂喂!君嗣,你脸红个什么劲儿啊?

诸葛亮(握住刘备的手):主公……

刘备(脸红):哦,好吧,大家继续吧。

费祎:好的~继续让我来hold住全场罢~

董允:文伟,说人话。

费祎:额、好,总之第一期专访也接近尾声了,综合受访人以及各位嘉宾的见解,“益州籍士人受到了严酷地打压”这种说法,似乎并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成立。

王连:无论是从表面的数据,还是深入地挖掘,都拿不出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

董允:综合任何一个益州士人的生平遭际,都没有受到强行打压的痕迹。

杨洪:有人说我当年虽然被提拔为蜀郡太守,但是很快又调任了治中从事,离开了独掌实权的位置;可见丞相始终对益州势力保持警惕,不给其发展壮大的空间。

张裔:这种无稽之谈,好好去看一下杨季休的生平,他那是可是从一阶郡吏升任得蜀郡太守!

杨洪:喂!君嗣,你又揭我老底!

杨洪:不过确实,季汉的治政再是破格提拔,也不可能有郡吏直接升任府君这种出格的事情。所以我那时本就是代法正临时任蜀郡太守,之后被转去治中从事才正常。

张裔:即使何君肃之大才,也不过从郡吏直升成都令而已,他杨季休何德何能?

杨洪:君嗣,你这是诚心要给我找不痛快啊?

张裔:怎么?有本事你打我啊?你打得过我吗?

杨洪:你!你开心就好……

张裔:好吧、欺负人欺负够了,我也来说句公允的。虽然没有那种破格提拔快速升迁的道理,不过他杨季休确实是为政一方的大才。

杨洪:所以即使转了治中从事,建兴年间我也恢复了蜀郡太守的官职,而且之后也是一直常年任职蜀郡太守。

费祎:言至于此,可以看出杨府被提拔,又很快被夺权的说法,只不过是断章取义,刻意误导而已。

杨洪:丞相又不是瓜,怎么会做出那么蠢的事?

诸葛亮:呵、季休的政绩可是相当出名的,时人每见咏怀。

刘备:季休煮的茶也很好喝~

蒋琬:每年秋收,杨府送的柑橘也很好吃~

张裔:总之拿杨季休说事儿的,都是些自以为是的史盲罢了。

费祎:哈哈,张君的神转折,强行把话题圆回来2333333

费祎:又举杨府一例,虽然关于益州籍还有很多值得言说处,不过至少也证明了“益州籍士人受到残酷的打压”的说法并不可靠,更遑论因此导致亡国。

秦宓费诗杜微杜琼尹默李譔谯周李恢马忠王平张嶷张翼杨戏姚伷李福等一众益州籍士人:是的!我们都可以证明!

张裔:啧。

众:诶?诶诶?张君什么意思?

张裔:那种说法,哪里还需要你们作证?

张裔(啐了一口):浪费国家经费,制造学术垃圾。

费祎:啊啊啊啊,张君的毒舌属性要暴露了!


第二期预告:关于益州集团、东州集团、荆州集团三集团斗争的说法。

评论

热度(769)

  1. 共3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